熱點資訊
12月鋼材價格坐上過山車濟南企業“藍瘦香菇”!
發布時間:2021-01-05 10:30 文章來源:未知 文章作者:admin 點擊數:
對于濟南鋼貿商王春榮來說,2020年12月份的鋼材價格讓他心驚膽戰從月初的平穩到中旬開始鋼廠持續上調價格,從一天幾十元到一天上百元再到一天500元。然而,到了下旬,風向轉變,
對于濟南鋼貿商王春榮來說,2020年12月份的鋼材價格讓他心驚膽戰——“從月初的平穩到中旬開始鋼廠持續上調價格,從一天幾十元到一天上百元再到一天500元。然而,到了下旬,風向轉變,價格從陰跌開始,從一天下調20多元再到百元左右。這種‘過山車’真心受不了。”
除了鋼貿商,鋼鐵下游企業也受不了這種折騰。“暴漲暴跌抓不住行情,以前都是一次購入三五噸鋼板,現在最多就是1噸,哪怕天天買呢。”濟陽森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宏志說。
經濟導報記者采訪中發現,不論是鋼貿商還是下游企業都希望鋼價能穩住,無論對誰來說,這種暴漲暴跌都不好受。
下游企業:承受不了的波動
作為一家專門生產各種規格的軸承以及部分五金件的小企業,濟陽森一對鋼材的需求雖然不是很大,但同樣也無法承擔過高的價格。“軸承品類繁多,質量和技術含量差別也很大。”孫宏志介紹說,“技術含量低的,原材料價格占比要超過70%。”
“如果沒出現12月份的情況,今年鋼價還是比較平穩的。”孫宏志表示,“但進入12月份,鋼材的價格一天一變,而且漲幅還特別大,其中最大的一天調整達到500元/噸,這種漲法我們根本承受不了。”
孫宏志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這幾天鋼板的價格突然又降了下來,不過降幅不如漲幅大,和11月底的價格相比,仍高了三四百塊錢。
“不管是漲還是跌,反正是都不敢囤。”孫宏志說,“漲起來囤貨就怕跌下來,畢竟都是自己的錢,都是成本。跌起來就更不敢囤了,害怕越囤越跌。”
為此,孫宏志降低了生產進度,鋼材的用量從此前的一天1.5噸降到了現在的800公斤左右,而且鋼板的進貨量從一次性購入三五噸降到了最多進1噸,隨用隨賣。
濟南一家裝配式建筑的生產企業采購經理張廣濤則有些慶幸,“幸好因為天氣的原因,我們停工了,不然也躲不開。”
張廣濤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按照以前的進度,他們每天需要的鋼材超過25噸?,F在三級螺紋鋼濟南的價格在4350元/噸左右。“這還是跌下來以后的價格,前幾天高的時候達到4700元一噸,即使4350元的價格也比11月底高了近350元/噸。”
在張廣濤看來,如果這種暴漲暴跌出現在年中,那作為公司的采購經理因為沒有預判到螺紋鋼價格的暴漲要擔責的。“畢竟是我負責這塊,在短短幾天內一噸漲六七百元,成本會飆升,這個責任不好承擔。”
無論是孫宏志還是張廣濤對鋼價的暴漲暴跌有些擔憂,“我們不反對漲價,但絕不能這種玩法。暴漲暴跌對下游企業來說是個災難。鋼材價格上漲會占據企業的資金量,利潤的直接減少。”
鋼貿商:為了冬儲價格也該穩穩了
實際上,除了下游企業,鋼貿商也期盼著價格能穩住。
“近期鋼價漲得有點高,經歷過上一輪高價的洗禮,現在市場的鋼貿商都學精了,下游加工廠也不敢大量接貨。要是這個價位大舉囤貨,估計過完年容易被套牢。”王春榮說。
持有同樣意見的還有濟南勤勝經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振。他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他們公司早就封庫了。“封庫不是因為想挺價,是擔心高位賣出補庫后,一旦下跌就會被套牢。”李振解釋說,“正常情況下,如果建材囤貨超過3個月再出手,價格比新貨要跌50-80元,超過半年的折舊100元以上。主要原因就是建材會生銹,一旦生銹,建筑工地就不能用了。因此即使被套也得在短期內賣出,這個數字不是十幾噸幾百噸,而可能是上千噸。一噸虧幾百塊的話,這個錢虧得就太多了,我們承受不了。”
實際上,除了怕虧損外,即將來臨的冬儲也讓王春榮們有些擔憂。
“結合往年經驗,冬儲勢在必行,但今年各方面壓力下,市場冬儲動力或有所不足。”王春榮說。在他看來,每年春節前鋼鐵價格越低,鋼貿商囤貨投機需求就越加旺。“對我們鋼貿商來說,冬儲是因為冬天過年而產生的,我們不做不行,做了弄不好不是過年,而是過關。”
“冬儲已經成為一種情結,但情結釋放的程度完全取決于鋼廠政策以及鋼廠政策是否到位,是鎖價、后結保值,還是兩種模式的有效結合。”李振表示。“冬儲肯定要進行,但可能會和幾家同行聯合冬儲,分散風險,同時與鋼企協商冬儲政策,減小風險。此外降低冬儲量也是肯定的,估計會比往年降三分之一左右。”
山東億林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宋作成表示,冬儲的核心問題點還是在價格上,要是價格太高政策不到位,鋼貿商肯定不愿意冬儲。在他看來,今年冬儲不少鋼貿商采取謹慎觀望的態度,而冬儲預期價位要低一些。但這個價格是否能夠觸及到,還需要結合成材生產成本、鋼廠的產量、庫存和社會庫存等諸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