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精密設備調平安裝的技術缺陷在諸如汽輪機、汽動鼓風機、發電機、壓縮機之類的精密設備中,振動值是影響這些精密設備長期穩定運行的一個最重要參數。這些精密設備安裝過程中,墊鐵安裝精度的好壞是精密設備安裝中最重要的環節及基石。 在精密設備墊鐵安裝過程中,為保證墊鐵的位置相對于機組的縱橫中心線的偏差、墊鐵的標高、水平度、平行度等技術指標在規定的范圍內,經常需要進行放線、研磨基礎底座、分別加工不同厚度平墊鐵、研磨平墊鐵上下表面、研磨斜墊鐵等工作?偟膩碚f,目標就是要對基礎底座上需要放置墊鐵的位置與墊鐵安裝后能夠有盡可能大的接觸面積,能夠盡可能的保證墊鐵的標高和水平度。但是傳統的施工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1.每研磨一次都需在墊鐵上涂抹紅丹,以檢查墊鐵與基礎的接觸面是否達標,用水平儀檢查縱橫向水平度,用塞尺檢查墊鐵與基礎的間隙。此種步驟需要反復進行,獲得的縱橫向水平度最多能夠達到0.1mm/m,墊鐵與基礎的接觸面最多只達到75%~80%,難以保證裝配精度。 2.研磨時,工人會吸入大量的水泥灰塵,對人的身體健康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工人勞動強度大,費時費力。 3.傳統的施工方法需要保證墊鐵上下兩個面的粗糙度和平行度,加工難度高。墊板的厚度規格多達幾十種,加工周期長,加工費用高。 而且,加工的平墊鐵與標準墊鐵的接觸面相比較又會有偏差,又必須在現場對基礎底座進行二次研磨,整個施工周期時間長。 4.對研磨后的基礎底座標高復測時,如果發現基礎的標高低于設計標高很多時,會導致墊鐵組的厚度大于120mm(墊鐵組的總高度一般控制在50-80mm范圍內),墊鐵組厚度超高不符合規范驗收要求,也對機組的穩定性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必須對基礎底座進行返工處理,不但會增加施工成本,還會影響工期。 |